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诗,题目叫做《元日》,描写的是北宋年间,人们过春节时的情景。
放鞭炮,挂桃符,喝屠苏酒。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前两样大家都很熟悉,可以说是过大年的传统节目,虽然后来挂桃符,变成了贴对联。可是对于喝屠苏酒,相信一些朋友就比较陌生了。
屠苏酒到底是一种什么酒?古人过春节的时候,为什么要喝屠苏酒?
话说东汉末年,朝廷里宦官和外戚争来斗去,地方上官吏们横征暴敛,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本来就难上加难了。没曾想天公还不作美,又来了一场大瘟疫。
人祸加上天灾,老百姓根本没了活路,怎么办呢?走上街头去请愿?去游行?那时候的中国老百姓,才没有这么傻,纷纷揭竿而起,黄巾军大起义就这么爆发了。
结果如此一来,更是赤地千里,尸横遍野。
名医华佗眼见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心里干着急可也没多大用,毕竟自己一个人,又能救得过来多少人?后来他便配制了一个方子,让人们泡在酒里,浸制一段时间后喝下去。
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中,这就是屠苏酒的由来。
后来,屠苏酒预防瘟疫的功效,便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并成为人们在过春节时,必须要喝的一种饮品。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人叫梁宗懔,写了一本书叫《荆楚岁时记》。他在书中记录了湖北一带,人们在当时过节日的一些习俗,其中就记录说,正月初一这一天:
进椒柏酒,饮桃湯,进屠苏酒。
另外还记录说,“今北人亦如此”,也就是在当时的北方地区,人们在过春节的时候,一样也有了喝屠苏酒的习俗。
不过当时喝的屠苏酒,还只是把花椒烘培以后碾成粉末,然后用酒浸泡而成的。
到了唐朝的时候,屠苏酒的配方,被药王孙思邈做了改进,并在每年腊月的时候,包成一小包一小包,分发给十里八村的乡亲们。
从此以后,虽然经过历代的更替,但正月初一喝屠苏酒,却被人们当作一个习俗,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时至今日,在我国南部的很多地方,依旧在延续。
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
喝屠苏酒到底能不能预防瘟疫呢?
在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中,是这样记载的:
岁旦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求婚大作战更新时间是什么?每周几更新?更新几集?
肥肥胖胖的动物是什么生肖 肥肥胖胖是哪个生肖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