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科恩兄弟执导的电影《老无所依》上映,初看的时候,是在网吧下载的枪版。看了之后不过瘾,从网上寻找原著。可能是国内没有授权的原因,各种图书网站没能找到。最后找到一个原著的复印版本,也足以让我欣喜若狂了。
原著封面的名字是《No Country for Old Men》,国内把它翻译为《老无所依》,香港把他翻译为《两百万夺命奇案》,而台湾将他翻译成《险路勿近》,这是一部美国新西部犯罪惊悚电影,剧情的风格延续了美国西部牛仔大片、公路大片的阔景风格,甚至在枪战的镜头里,也能找到很多影子。
电影是改自科马克·麦卡锡2005年的同名小说,麦卡锡被誉为是海明威与福克纳的唯一后继者,他的小说致力于描写美国以及墨西哥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经历以及人生感受。代表作是《边境三部曲》和《流血的子午线》,是美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在美国人的眼里,西部牛仔是具有大侠风范的,是《黄金三镖客》、《西部往事》、《原野奇侠》里面的英雄形象。而回到这部电影的名字,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怎么看怎么像是个养老院题材的电影。很多人以为会是一个子女不孝顺,老头年轻时候风流的家庭伦理剧。实际上压根不是,解释《老无所依》的名字,我们慢慢道来。
电影描述了上世纪80年代,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猎人莫斯在打猎的过程中,发现了贩毒黑帮火拼,接着发现满满一皮箱200万美元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是延续了导演科恩兄弟荒诞和反传统套路的风格,让原本观众熟悉的故事发展情节变得碎片化,叙事结构也变得更加零碎。
这种方式,反倒让故事的主题非常贴切。以至于每一帧不能放过,这也是少有的快进也许会失去电影最精华的部分。让海量的细节,牢牢地抓住观众的眼球,防止漏掉最重要的信息。并且这部拒绝主角光环的电影,让人觉得已经抓住了主动权,却随时出现失控局面,这种特别的爽文,让人欲罢不能。
影片从一位老警长的自诉中展开,他的名字叫做贝尔。
他是一个曾经参加过二战的退伍老兵,他的爷爷和爸爸也都是警长。
某些层面,难以置信和老无所依,是一个意思。
全片都是在以为掌控局面的过程中,开展这故事情节。
贝尔的副警官抓住冷血杀手安东,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其实一场凶残的杀戮,即将进行。
导演是如何演绎安东的凶残呢?并没有血淋淋的场景,而是将副警官双脚在地板上挣扎的痕迹。
而这种细节,却更能抓住人心。
安东杀完副警官,又若无其事地清洗了手腕上的血渍。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留意两个细节,一个是他洗手的动作,一个是脚上那双鸵鸟皮鞋。
他开着警车,离开了这里,又发现警车太过于招摇,又拦截了一辆新款福特轿车。用手上的气罐枪,解决了一名无辜的路人。
路人也许觉得有些异样,又带着好奇的心态,看看这人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以为对情况完全掌控,实则已经被别人完全掌控。
三分钟不到的剧情,把安东的性格交代的淋漓尽致。
冷酷无情,手法老练,他肯定不是第一次杀人。
接着,电影的另一位关键角色莫斯出现。
莫斯,参加过两次越战的老兵,如今在沙漠边境从事焊工,养家糊口。由于有着超强的射击能力,平时也以打猎为生。
然而,今天的一次偶遇,让他陷入了逃亡境地,并且最后因此丧命。
他正在狙击野鹿,可惜没有打中,却意外发现黑帮火拼的场景。
其中一人还有气息,向莫斯讨要水喝。
莫斯不敢多留,便离开了,同时发现远处的树下,200万美元的箱子。
莫斯回到家,远处的山谷响起了雷声。
导演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观众,莫斯摊上事儿,摊上大事了。
经过半夜的纠结,莫斯还是决定给那个奄奄一息的墨西哥人送水。
从这个角度来看,莫斯应该算是个好人。
至少不像安东那样冷血吧。事实是这样吗?
莫斯再一次到了现场,发现墨西哥人已经没有了气息。
更恐怖的是,不远处黑帮埋伏在附近,对莫斯进行了伏击。莫斯因此受伤。毕竟是越战老兵,临危不乱,一连串娴熟的动作,摆脱了伏击黑帮的追杀。
导演运用平行镜头,让杀手安东,正式出场。
安东在加油站加油,买了一袋零食,正当老板随意的一句话,仿佛激发了安东的逆鳞。
安东此刻心里在想什么?作为一个杀手,不能够暴露位置,是每个杀手的行为准则。
并且作为局面控制者,他不希望自己的事情,被别人掌控。
两人展开了一段经典对话。
当杂货铺老板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是随机性开始的局面。安东让他猜钱币的正反面,也就意味着安东本不想杀他。
把他的命运交给他自己。
估计这位杂货店老板,这辈子再也不会和人说废话了。
一些以往电影里不会杀人的情节,杀手安东突然就动手了,让观众看得措手不及。
一些言语得罪了杀手安东,你觉得肯定会死的人,他却迟迟没有动手。
没有原则的人,才会让人无法预测。这个世界也是这样,它本就是一个没有原则的整体,也一定会让人无法预测。
镜头到了警长安东这里,他的辖区发生了多起命案。
这也为后续他的梦境,做出了第一次铺垫。
镜头到了安东这里,他通过车辆铭牌的线索,找到了莫斯的家。
他打开了一罐牛奶,在沙发上喝了起来。
电视里出现了他的影子,似乎在思考莫斯去了哪里。
接着安东找到了莫斯所在物业的大妈,这位长相凶悍满脸横肉的大妈显然不是很热情,并没有说出了莫斯的下落。
所有人都会以为安东会痛下杀手。这也符合他的任务性格。
讨厌的导演就是这样,你越觉得会发生的事情,反而不会发生。安东放过了物业大妈。
莫斯已经将妻子送上了回家的长途大巴。
看来莫斯准备大干一场,这个时候,他已经对时间没有办法掌控了。
这个时候,贝尔也同样找到了莫斯的住处。
只可惜,人去楼空。
很显然,贝尔和安东前后脚出现。贝尔也拿了一个杯子,喝了一杯牛奶,电视机上同样出现贝尔的倒影。
这和刚刚安东的场景,完全呼应。类似这样的场景,全片有多处前后呼应。
接着到了新的场景,莫斯所入住的汽车旅馆。
此时安东已经通过信号接收器,找到了莫斯的住处。安东走进屋子,观察屋子的细节,甚至是墙壁的厚度和门板的材质。
安东甚至在旅馆里,解决了两个无辜的人。
莫斯此刻坐在一辆黑人大叔开的车上,大叔对他说搭顺风车是危险的,即使是像他这么年轻的人。
莫斯吓了一跳。
这里其实导演在和观众对话,暗示着莫斯最终的命运吧。
在一间豪华的办公室,一个老板找到了卡森。
原来这个老板,是真正的幕后大佬,老板希望卡森去解决安东,因为在他的眼里,安东已经失去了控制。事实是这样吗?
安东只不过做了一个杀手该做的事情。
镜头到了莫斯这里,被安东追杀,无辜的司机也死于非命。
莫斯逃到了美墨边界处,这里有个细节,他花了500美元,跟年轻人买了一件外套。并且将钱箱扔了出去,伪装醉汉,逃了出去。
安东和莫斯,全都受了重伤。
这是一段贝尔副警长的对话。
很多事情,我们都无能为力。这是导演要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在这个充满规则的世界里,即便你遵守规则,可还是被规则所利用。
即便如安东一样,违背规则,可还是在规则之外。
一直想抓住安东的贝尔因此无能为力。
即便是自信满满的卡森,还是死在了安东的枪口之下。
其实这里安东可以放过卡森的,他会告诉安东,钱放在了哪里。可安东有自己的原则,他不可能放过卡森。
贝尔开着车在艾尔帕索的路上,在到沙漠旅店的门口却听到了枪声。
他停下车首先看到的是搭讪女人的尸体,走进汽车旅店看见莫斯已经中枪倒地身亡,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莫斯。
自此,全片三个关键人物。莫斯和卡森,全被安东解决了。
所有人为的逻辑,所有想要掌控人生的努力,在这个无常的世界面前通通是失效的。
本以为莫斯是全片的主角,却事与愿违。
生存游戏哪些好玩 十大必玩生存游戏盘点
【私募基金一季报】百亿私募轮番洗牌,有人“登场”有人“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