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点头笑东风

库克群岛是南太平洋上一个热带蕞尔岛国。全国由拉罗汤加等15个珊瑚岛屿组成,分布在 200万平方公里的海面上,陆地面积仅237平方公里,1.8万余人,大多聚居在拉罗汤加主岛。1773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探险到这里,该岛即以“库克”命名。之后,库克群岛沦为英国保护地。 1901年6月成为新西兰属地。1964年在联合国监督下举行全民公决,通过宪法,实行完全内部自治。 1997年7月25日,中国与库克群岛建立外交关系。同年12月,我被任命为驻新西兰兼驻库克群岛特命全权大使。

民风淳朴

1998年3月22日,我仃1从新西兰奥克兰群岛飞往拉罗汤加。经过4个多小时到达后发现:我们却于21日晚抵达库克,“今发昨55”,“赚”了一天。原来是库克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之东,当飞机越过日期线的一刹那,时光“倒流”了一天。3月下旬,库克群岛已是“七月流火”,当我们走下飞机舷梯,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库克人系毛利人种,与新西兰毛利人同宗,后者在一千多年前从库克群岛驾独木舟漂洋过海来到新西兰。毛利人浅黄色皮肤、黑眼球、嘴唇稍厚、鼻稍宽、黑头发略有波纹而不卷曲、身材魁梧,体魄肥胖。

在库克群岛很难见到那春雨般缠绵有致的江南女。然而,这里的女孩很纯朴。就说我们下榻的海滨旅馆的两位女服务员吧(该旅馆是库克群岛仅有的两家最好饭店之一,另一家为拉罗汤加酒店),每天上午,她们微笑着来打扫卫生,彬彬有礼。我想,她们是经过‘微笑服务”训练的,自然有礼貌。事实上,我的猜想错了,当你在路上行走、商店购物,库克群岛人也是笑脸相视,亲善友好。更令人感慨的是,女服务员不收小费。在西方国家住酒店,给小费是天经地义的,有时因没给小费服务员就不好好为你整理床铺。因有此经验,我们在房间放了小费,第一天服务员没有拿。我们以为放的不是地方,第二天,便把小费从枕头边放到桌上的烟灰缸下。小费仍在那里。第三天,我们写了纸条,说明是给的小费,但还是没有动。临别时,我们问女服务员为何不拿小费?她们甜蜜地表示从不收小费。

国内一家派去援助库克群岛修建一个大型农贸集市的建筑公司,先后在库克群岛工作多年。平常他们自己开车采购食品或选购材料,凭他们在非洲援外的经验,人离开汽车必须锁上车门,否则极易被盗,所以,他们总是人下车就锁车门。库克群岛朋友见此便说:“不用锁车门,没有人偷窃。”开始,他们将信将疑,后来就冒险试验了几次,果然他们的汽车不管停在哪里,从未被偷。从此,他们也就不锁车门了。我在拜会库克群岛司法部长时,曾问到青少年犯罪及社会治安问题。部长回答:库克群岛全年只有十几起案子,其中斗殴的较多,偷盗的很少。我先后3次去库克,深深领略到库克人至今保持着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古朴淳厚民风。

舞姿优美

提起新西兰的毛利歌舞,国内读者大概并不陌生,但库克群岛的毛利歌舞,恐怕知道的就不多了。其实,新西兰的毛利歌舞与库克群岛毛利歌舞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前者源于后者。访问库克群岛期间,我们有机会一睹库克毛利歌舞的风采。那是2000年8月4日的库克群岛宪法日,政府举行隆重庆典,全国各岛屿的歌舞团体云集拉罗汤加进行汇演。我们应邀出席,与加拿大驻库克群岛专员、法国大使、以色列大使等同在贵宾席观看。说是歌舞表演,其实主要是舞蹈。歌,只是作为舞蹈的伴唱,并非像国内那样的独唱合唱。库克群岛毛利舞蹈伴奏的乐器是土生土长的打击乐器——“舢舨鼓”。所谓舢舨鼓就是将一截木头中间挖空,状如舢舨,有大有小,大的1米,小的尺余,四五个鼓依次排列。表演者手持两根木棍,敲打鼓身,大鼓浑厚深沉,小鼓清脆激越,鼓点疾徐有致,轻重有度,鼓声阵阵,铿锵有力。加之表演者清一色男子,赤膊光膀,头扎椰叶,还时不时发出吼声,充满原始粗犷的气息。而台上毛利舞表演者又是清一色女子,她们的服饰特别:上身就戴两个椰子壳做的乳罩,下穿蒲草做的地地道道的草裙。她们跳舞时主要表演胯部和臀部动作。五六个女孩,一字横列,上身纹丝不动,只是扭转胯部和臀部,由慢而快,时快时慢,草裙徐张徐合,形成一个个伞形圆圈,忽现忽闪。1999年,库克群岛歌舞团应邀参加由我国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国际民间歌舞年”活动,因为他们的女子草裙舞富有民族特色,被安排在闭幕式上作为重点节目演出,深受欢迎。该团回国途经新西兰首都惠灵顿时,应邀到我使馆作客,并与全体馆员共舞。我无法拒绝对方热情的邀请,也赶鸭子上架,学那简单的扭胯动作,可怎么也扭不像。真是“看似寻常实奇崛”。库克群岛舞蹈美就美在别具韵味的扭胯转圈动作。

风光秀丽

库克群岛虽无名山大川,却有小山微拱,石径参差。人行其间,但见涧水潺潺,树木蕃葳,异草丛生,牵藤引蔓。偶闻一两声鸟鸣,油然浮现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情境。此地溪水清澈,没有半点污染,溪旁鲜花朵朵,水中小鱼倏忽;山坡上,椰林处处,迎风摇曳。满园香蕉,垂挂枝头。芒果木瓜,硕果累累。更有婆娑多姿的面包果树招人喜爱,此树高达十四五米,叶子呈掌状,花朵如黄花菜。其果大小不一,大的状如排球,小的酷似柑橘,呈浅绿色,熟透时略呈黄色。一树数百颗果实,密密匝匝,与深绿色的叶子相映衬,一眼望去,颇有“万颗金丸缀树稠”的诗情画意。面包果不能生吃,要煮熟或烤熟后才能吃,味道近似南瓜,是当地居民一种辅助性食物。与面包果一样受库克群岛人青睐的是芋头。此间的芋头,个大,沙绵叫口,醮糖吃尤佳。 库克群岛的泻湖风光诱人。湖面波澜不兴,湛蓝的湖水晶莹透亮,不知名的鱼儿悠闲游荡。清晨漫步湖畔,朝霞泛彩,海风习习。渔翁驾起小舟,划向湖心,撒开鱼网,捕捞鱼虾。有时可见渔翁手握鱼枪,目不转睛,突然掷出鱼枪,叉上一条鱼来。见此情景,我不禁回忆起童年在江南水乡也用鱼枪叉鱼的时光,会心地笑了。泻湖不仅有鱼,还养殖黑珍珠。库克的黑珍珠色泽光亮,圆润匀贴,在南太平洋地区享有声誉,并且是库克赚取外汇的重要资源。访库期间,我曾拜会当时的亨利总理,对方希望中国能在黑珍珠养殖方面提供援助。

泻湖观鱼还是别有情调的旅游项目。库克群岛酋长院主席帕阿里基女士和几位德高望重的大酋长,盛情邀请我们游览泻湖风光。当我们抵达时,主人还举行了欢迎仪式:一位赤膊男子,脚缠椰叶,领戴花环,双手舞动长矛,唱着迎宾曲,踏着方步,瞪着两眼,缓缓朝我们走来。据说,这是库克欢迎客人的传统礼节。简单的仪式后,我们上了游船。环顾船身,发现该船“土洋结合”:船底是透明玻璃做的,可观看海下世界。顶上是椰叶编的篷盖,以遮阳光。此船固然不能与奥克兰港畔的舒适游轮相比,但坐在这样的游船里,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倍觉心旷神怡。游船开到珊瑚区,便抛锚停泊,游人开始观赏海下鱼类。从玻璃船底往下看,那么多热带鱼,非常漂亮:绿的、蓝的、黄的、黄兰相间的、黑白相间的、长的、短的、圆的、方的、大的、小的,前所未见。在库克群岛的泻湖观看真正的热带鱼,远胜杭州西湖的花港观鱼。见此情景,我顿时心驰神往,吟出俳句一首:“雪涛层层涌,椰树点头笑东风,泻湖观鱼翁。” (责任编辑肖征荣)


成都治疗痤疮最好的医院排名
手机迅雷误删的文件怎么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