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
本期《一堂好课》我们邀请到中国农机院新材料技术与装备研究所书记、所长,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首席专家汪瑞军,听他讲述工程师的精神传承。
平凡岗位铸造非凡成就
你所了解的工程师是怎样的,他们当真就如我们所看到的那般“高大上”吗?是否所有的工程师都是穿梭在精密仪器之间指点江山,掌握、研发各式各样的尖端装备,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呢?
科技发展 国民富强才有保障
正如节目中汪瑞军所说:改革开放近45年,我们看到了与国外的差距。我们也曾用着进口的仪器设备实现了很多成果创新。但是,当在核心技术攻关时,我们为什么不能向国外同行请教,不能与其他国家热情合作,甚至还需要坚定“必须迎头赶上”的决心,用我们中国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毅力、“白加黑”的工作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追赶呢?
所以,面对技术发展难题,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技术,并将这些成果运用于我们国家的发展中,我们才有底气面对更大的挑战,才有能力攻克未来更多的发展难题和“卡脖子”问题。那么我们国家的工程师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薪火相传的精神传递
正是一代代、一批批工程师们的精神传承,和他们在岗位上工作中的勇于付出与坚持不懈,科技创新和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持久力。
人类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时代,工程科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今天我国的工程科技成就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中国拥有4200多万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开创未来最宝贵的资源。”
那么中国工程师精神又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不管是我们个人,还是一个群体,一个社会,我们都需要一个正确的精神力量去支撑我们引导我们前行,不管是工程师精神,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都是我们中国老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工程师是一个受人尊重职业,更是一个伟大的岗位,他有时很枯燥乏味,但更有铸就辉煌的荣光时刻。
展开全文
周恩来总理年轻时送给挚友的赠言: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借此机会与各位共勉,期待年轻的学子能够勇担时代大任,不负青春韶华,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教育电视台特别策划《一堂好课》百集思政主题系列节目。该系列节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及二十大报告精神为选题遵循和基本依托,聚焦新时代伟大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遴选全国知名中小学优秀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德育老师及科教名家、行业翘楚等参与课程设计及内容创新性表达,首季重点推出“读本”系列及传统文化两大系列,共25集,帮助中小学生从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好人生底色。该项目已列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广播电视重点节目。
首播
CETV1 2023年3月27日起,每周一到周五20:45-21:15 首播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学习强国”中国教育电视台账号、中国教育电视台新浪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矩阵同步直播及回看。
扫码进入专区,回看精彩课程
重播
CETV2 次日15:30,CETV3次日21:30重播
供稿 | 《一堂好课》节目组
编辑 | 张若晗
审核 | 郭雨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屏幕分辨率改不了怎么回事 显示器分辨率调整不了的原因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夜光石收集任务视频攻略-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夜光石收集任务在哪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