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剧透一下央视中秋晚会所在地,究竟宝藏在哪里?

“清风雅雨建昌月”,如果你曾来过这条南方丝绸之路,一定听过这里的“西康三绝”:

清溪关风大,

雅安城雨多,

西昌城月明。

在凉山西昌,随处可见的“月”既是天上的那轮皎皎,也是在这里扎根的月文化,而今年的央视中秋晚会就定在了这样一座“月亮城”里。

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图源网络。

自古以来,西昌就有“月城”的美称,当航天城在这里落户之后,更是让西昌“月城”的美誉多了一抹科技色彩。由于疫情影响,中秋晚会定为了录播形式,随着这些天不断放出的幕后花絮,观众们对中秋晚会的期待也变得越来越浓。

据执行总导演透露,此次中秋晚会中将出现外景拍摄和内场现场相结合的节目,一个朦胧浪漫的主舞台加上几个各有特色的外景地,不知道将给观众带去一个怎样的中秋之夜呢?

西昌月是凉山之美的缩影,而这样的缩影,凉山还有很多。一位用十几年时间走遍凉山的本土作者何万敏将凉山的魅力浓缩成了一本《凉山纪》,正是秋高气爽、适合旅行的季节,让我们循着《凉山纪》的脚步、跟着央视秋晚的镜头,一起去看看凉山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神秘的凉山究竟有哪些理由值得我们一探究竟呢?

(文末有福利活动,不要错过!)

西昌市树蓝花楹,图源网络。

打卡央视中秋晚会举办地

以600年古城做背景,旧时月也在照今人。

每次举办大型晚会,除了参与嘉宾外,最让人关注的就是舞台设计了,而今年的秋晚舞台无疑是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

秋晚录制彩排,图源微博。

据秋晚舞美总监介绍,今年的秋晚主舞台为360度环形舞台,是历年来最大的舞台。放弃了以往的纯写实设计,而是用从古穿今作为主线,以北斗七星为起点来设计舞台空间。

除此之外,演唱主舞台上还设置了海上明月、水系舞台等元素,舞台上方有八条威亚索道呈交叉放射状,为舞台增添了更多的表现效果,也让表演嘉宾有了全新的体验。

秋晚舞台设计图,图源微博

而在主舞台四周,斑驳的城墙清晰可见,正是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建昌古城。主舞台以建昌古城为背景,当地特有的“根雕”黄葛树盘绕在城墙上,历史感和沧桑感扑面而来。舞台旁更有西昌市树蓝花楹、市花三角梅悄然做伴,独具地域特色的彝家小屋隐隐可见,将唯美浪漫与地方特色巧妙融合并呈现。

夜色下的城墙,图源微博

秋晚录制彩排,图源微博

今年秋晚主舞台所在的星月湖湿地公园位于西昌邛海边。

邛海湿地公园里有着纵横交错的大路小径,湿地间的观海路更被旅游者们评选为“四川最美街道”之一,在水草丰茂、鸟语花香的湿地中悠闲地漫步或骑行,已经成为外地游客与西昌市民共同的最爱。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天然淡水湖。可以说,到了西昌,最不能错过的便是邛海。从成都南下,沐浴过雅安的雨,迎面清溪的风,幻化成西昌的月,流露的诗意与地理学家的解释如出一辙。安宁河谷的西昌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春意盎然。邛海湿地可谓西昌环境天然的过滤器。

——《凉山纪》

邛海湿地面积达 2 万亩,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这里还是深水游禽鸟类、浅水涉禽鸟类、林灌鸟类“三栖息地”为主的科普教育生态基地。图源《凉山纪》

打卡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曾经茶马古道上的驿站,如今也在迎接八方来客。

将目光从主会场移开,跟随着镜头,我们来到了一个彝族风情浓郁的村落,小街两旁售卖着各种彝族美食,一个个穿着彝族传统服饰的男女悠然走过……这里就是西昌新兴的“网红打卡地” 大石板村,凤凰传奇与一众彝族青年的表演场地就定在了这里。

秋晚探班现场,图源微博

大石板村位于西昌市东南部,背靠螺髻山,面向邛海,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曾是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至今仍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印记。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在这里和谐相融。

大石板村一角,图源网络

大石板村花费了几年时间,利用村落中原有的资源,就地取材,精打细磨,重塑了古村的质朴模样。进行改造提升后的大石板村已经形成民宿集群,整个村都是打造的民宿度假风,很多民宿隐藏在街区小巷里,文艺范十足。

大石板村的民宿,图源网络

漫步在这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你一定不会感觉到枯燥和陈旧,逛累了歇歇脚,坐在小院子里看邛海看夕阳,那种惬意,只有来过的人才知道。

除了各种各样的民宿,大石板村里最有名的当属香火旺盛的灵鹰寺。

蓝天下的灵鹰寺,图源网络

灵鹰寺外墙以佛教黄色为主,保持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彩画和民间传统彩绘融为一体,有着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寺内保留了明代的牌匾、嘉庆年间的对联,以及明代的十殿阎罗图、二十四诸天神像等。

隐埋在荒草落叶下的茶马古道,图源《凉山纪》

大山上,蜿蜒的小路令人心惊胆战。优美的回旋曲线泛着光亮,给人以远方的遐想。……道路上的凹痕,当地人毫不含糊地指认为马蹄印。我也不敢否认,毕竟风雨侵蚀本是悄无声息的雕刻师,时光的打造可以让一切面目全非。试着探寻下去却发现道路连贯不起来了,曾经连通的“古道”,历经岁月的沧桑,如今只留下依稀可辨的段落。只是可以想象在遥远的古代,马帮清脆的铜铃声,茶叶清爽的香味,弥漫在一条条山间小道上。

——《凉山纪》

打卡航天“探月工程”主战场

嫦娥奔月是过去的神话,也是现代科技赋予的神奇。

走过了小村落,我们又跟着镜头来到了另一个“神秘”的地方——在群山环抱中,在三号发射塔架下,凉山交响乐团与小提琴家吕思清即将开始奏响他们的乐章。

音乐家们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演奏,图源网络

如果说邛海是大自然的杰作,那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无疑是人类科技造物的结晶。

车出西昌,由 108 国道线行驶 60 千米,进入一个神秘、幽深的峡谷——沙坝,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就坐落在那里。

——《凉山纪》

远远眺望,两座钢铁大厦巍然矗立在峡谷尽头,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通往宇宙大门”的 2 号和 3 号发射塔。图源《凉山纪》

2009 年 3 月 1 日 16 时 13 分 10 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落于月球东经 52.36 度、南纬 1.50 度的预定撞击点,实现了预期目标,为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

时光飞逝,此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世界上少数发射深空探测器的航天发射场之一。特别是随着嫦娥一号从这里升空,上百家新闻媒体记者云集西昌,向外界报道发生在青山环绕中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切,西昌再一次蜚声海内外。

——《凉山纪》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西昌的名片,也是国人的骄傲。“探月工程”和“北斗卫星”的故事在一代代延续,由三位航天人为挂念他们的全国观众准备的一个特殊礼物,也将在我们秋晚的现场拆开。

2021中秋晚会宣传视频

随着雅(安)西(昌)等高速公路通车,成都至西昌的行车时间已经大大缩短到了5个小时——

成都—雅安—泸定—康定—新都桥—理塘—稻城—香格里拉—泸沽湖—西昌—雅安—成都

这些高速公路不仅是一条条旅游通道,也串起了小香格里拉旅游环线的重要路段,在不久的将来,西昌或许能成为这条黄金旅游通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甚至大门。

由西昌四下散发开,无论是“东方女儿国”泸沽湖、被美国人洛克钟情的木里、留存完好的纳西古寨俄亚,还是第四纪古冰川地貌发育丰富且典型的螺髻山、宗教文化寺庙冕宁灵山、凉山彝族火把节之乡布拖和普格,都变得近在咫尺。

——《凉山纪》

彝族火把节将漫山遍野都点亮,图源《凉山纪》

凉山本土著名作家何万敏老师的新书《凉山纪》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关于凉山人文地理且非常值得收藏的书籍。如果你想深度了解凉山,我相信这本书会让你知道很多答案。

——阿卓志鸿 知名旅行摄影师、人文地理摄影师

何万敏笔下的大凉山我还没有去过,但深为那种神秘吸引。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去大凉山!一个人, 一个黄昏,在历史中的路上,这画面多么深邃。

——叶开 著名作家, 《收获》杂志副编审

何万敏笔下的凉山,充溢地理的玄机,磅翎大气,悠远深沉,生动活泼, 是一部徐徐展开的人文地理笔记,有着深广的历史地理背景下的人文关怀。

——伍立杨 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凉山纪》就是凉山的歌,温暖而亲切。

——吉克隽逸 中国实力唱将

何万敏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9月

这是一部徐徐展开的凉山人文地理笔记,也是一部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凉山人文史和精神史。身为凉山人的作者多年间不断深入彝族聚居区,用图像与文字记录了凉山的季候、山河、植被、风俗,从西昌到金沙江,从毕摩文化到彝人之歌,作者通过刻画个体来放大历史的细节,用极具人文关怀的笔触为我们还原和呈现了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完整风貌,弥补了公众对凉山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认知的空白,更让我们透过这偏远的地域和古老而独特的文化,加深对广袤中国大地的了解。

#福利时间#

1.在本条推文下留言说说 您为什么想去凉山旅游,或者 您与凉山有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点赞排名第1的书友将获得赠书。

留言截止时间:2021年9月22日

2.同时,我们也为有凉山出行计划的书友赠书,在评论处留言报名+简单说说您的出行计划,我们将选择2位赠书。

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9月24日晚上6点

原标题:《今天就剧透一下央视中秋晚会所在地,究竟宝藏在哪里?》

阅读原文


兰蔻天猫旗舰店是正品吗?兰蔻天猫旗舰店是真是假?
苹果手机怎么把字调大?超详细一看就会的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