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甜瓜果实在生长过程中, 常于脐部开裂出一道深深的缝隙, 果肉外露, 俗称裂瓜。裂瓜多发生于果实膨大的中后期, 初期多生成细小的纵向裂纹,逐渐变成明显裂缝,最后发展成比较大的裂口, 裂瓜后易感染病菌, 导致病处易着生霉层甚至腐烂。轻者降低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重者丧失商品价值, 给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 要加强甜瓜的田间管理,防止裂瓜的产生。
一、原因
1、品种自身特性原因
有些品种具有皮薄皮脆的特点,在生长上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极易造成裂瓜现象。
2、干湿变化大,旱涝不均
幼瓜期干旱,后期肥水充足会引发裂瓜;主要是干旱时瓜皮发育差,形成“紧皮”,膨大后期若一次浇水过多, 造成甜瓜内部果肉迅速膨大生长,即中后期内部瓜肉生长过快而造成。采摘前一周浇水,特别是浇大水,更易裂瓜。
3、结瓜初期,农药激素使用浓度过大时,甜瓜表皮老化,内部组织生长快,外部表皮生长慢易造成裂瓜。农药、激素的使用尝试要依甜瓜品种、浓度,植株长势强弱合理确定,以避免裂瓜的发生。
4、幼瓜膨大期持续低温或果实生长后期表皮硬化后,内部发有剧烈进行,易产生裂果。它的发生受果皮的硬化程度和含水量的影响,天晴光照强时,表皮发生硬化,阴雨天就要缓慢些,如此时浇水过多,植株吸水后引起裂果。放风过大,果实表皮受冷后硬化,也易裂果。
5、甜瓜坐瓜后期, 通风量过大, 引起内外温差过大, 会使甜瓜出现裂瓜。甜瓜底部老叶摘除过早过多时, 果实暴露在外, 在强光照射下果皮老化变硬, 果皮收缩后在甜瓜表面产生龟裂纹。
6、土壤酸化或板结严重,土壤中钙、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时,就会造成甜瓜幼瓜发生裂瓜。
展开全文
二、防治方法
1、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环境、茬口,选择抗逆性强、抗裂的品种进行种植。
2、合理浇水
要按照“见干见湿”的原则合理浇水。要及时浇好膨大水, 促进甜瓜果实膨大, 在膨大水后, 不要再浇大水, 尤其是在采摘前7~10天尽量不要浇水或少量点浇, 避免大水漫灌, 防止裂瓜。
3、科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严格按说明使用, 要根据当时的气温适当调控浓度。温度高时, 使用浓度宜低;温度低时, 使用浓度宜高。蘸花时间应该选择9:00-15:30,在雌花开花当天或开花前2~3 d,浸时不能时间过长,否则易产生药害。
4、加强温湿度管理
果实膨大期, 白天控制在28~32℃, 夜间15~18℃;放风时, 先扒开一个较小的风口, 然后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将风口扒大;生长及果实发育期突遇寒流时, 要及时采取措施, 如加盖草苫等保温材料, 防止温度骤然降低。
5、防治阳光直晒和翻瓜
注意保护果实附近的叶片,利用它们为甜瓜果实遮挡阳光,或者用报纸套袋,防止阳光下暴晒。选择下午翻瓜,顺着一个方向翻转瓜面的 1/3,共翻 3~4 次,使瓜皮发育正常,厚壁细胞层均匀。
6、补充微量元素
坐瓜后,结合浇水用0.3%的氯化钙和 0.12%~0.25%的硼酸混合液进行喷施,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以补充微量元素。
END
责任编辑:陈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李洪成六爻怎么样(六爻学谁的课程比较好)
【模型】PROOF《天元突破 紅蓮螺巖》 卡米那&紅蓮 預計2025年12月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