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靖江】靖江公共自行车退出舞台,共享单车能否“独挑大梁”?

公共自行车的出现,侧面证明靖江这座城市环保意识的进步,同时也是一项利民的好政策。在公交车之外,人们的公共交通又多了一个选择。公共自行车让靖江的城市建设显得更人性化。

其实这些年,公共自行车也努力在市场和时代的压力下不断升级改善了,起初只能刷卡使用,在2019年靖江公共自行车也可以扫二维码使用了。

到2020年,靖江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次数超过500万次,这真实代表了公共自行车存在过的意义,在过去那几年给无数靖江人带去了便利。

直到后来几年,街头骑公共自行车的身影少了,偶尔会有龙头上挂着公文包的较为年长的男士,骑着公共自行车慢慢经过。

为什么还是

被时代抛弃了?

虽然靖江公共自行车在努力完善自身,但还是避免不了被时代抛弃的命运。它另一个“硬伤”就是只能在停车棚还车,比起共享单车要麻烦许多。

也经常有人发现,取出来的公共自行车是坏的。毕竟公共自行车是个利民政策,它的营收远比不上共享单车,而经常检修又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

经过6年运行,现在运营期满,靖江公共自行车也就正式告别。

有公共自行车的“铁杆粉丝”喊着,不想让靖江公共自行车停运。在这个什么都能掏出手机扫一扫的便利年代,有一批人被遗忘。

有很多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是老年人。他们没有手机,共享单车不“欢迎”他们,只有和他们一样被时代遗忘的公共自行车能接纳他们。公共自行车可以刷卡,老年人只要在人工窗口办理一张卡,就可以随时使用公共自行车。

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被大数据占领,年轻的人都能轻松和世界连接上,老年人却往往在互联网大数据构成的世界外看着,生存空间被互联网大数据挤压。

公共自行车等越来越多和时代脱轨的东西退场,老年人们也就慢慢变成了孤岛,谁能来帮他们?

让人又爱又恨的

共享单车

在公共自行车慢慢淡出靖江人视线的同时,共享单车和助力车也越来越常被提及。

共享单车和助力车的优点很明显,它们取用方便,只要在规范停车点就能还车。扫码轻松就能取车,而且骑起来更舒服,还有助力车可用,不需要用力。

价格虽然高于公共自行车,但也在大家能负荷的范围内。毕竟还是没有打车贵。

随之而来的是,大家对于街头乱停乱放现象也经常吐槽,一些人的低素质行为也被共享经济更清晰地暴露出来。

在之前较长一段时间内,微靖江APP内经常能看到大家发的帖子,讲述自己见到的共享单车助力车是怎么被随意停放侵占车道,头盔被偷,车上贴小广告,这里残缺那里残缺。

随着靖江相关管理部门对新兴起的共享单车和助力车的注意,也就加强了对它的管理。靖江文明城市建设中,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

这和共享单车系统内部调整也有关系,靖江相关管理部门用蓝线划出停车区域,而靖江街头会出现的哈罗单车助力车及美团助力车在关锁时也会有相关提示,要求停在规范停车点。

这样的配合让城市面貌变得更好。

哈罗单车负责人表示,也希望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增加停车框,这样能够更方便市民停放拿取。

公共自行车退出

不意味着市场胜利

靖江公共自行车的退出,不是意味着共享单车的胜出,也不是意味着市场的胜出。

虽然在一部分服务领域,市场响应需求更灵活、服务更周到、更加追求极致体验,也更受欢迎。

当政府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的时候,这种服务是一个“好点子”,但是市场把这种服务的便捷性推向极致,以至于人们愿意为它花钱。

但也正是政府主导的公共自行车,启发了共享单车的应运而生。而且离开政府监管,市场并不能包打天下,共享单车近两年的乱象与退潮,显示了市场问题的复杂性。

共享单车机及助力车仍然需要靖江政府的监管,否则乱停乱放现象会很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现在政府在靖江各个街道划出的大大小小的蓝色停车区域,对共享单车和助力车起到了良好的规范作用。

靖江哈罗出行的负责人表示,之后会继续配合好管理部门的要求,共同维护城市秩序。

共享单车必须依托“企业-政府-用户”的共建、共治、共享,完善用户信用体系,有机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生态,成为公共交通服务的一部分。

随着数年前烧钱补贴“跑马圈地”的终结,目前,平台企业与城市的共建共享已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最大特点。

但受限于城建规划制约,新业态融入的过程注定不会容易。哈罗单车负责人说,其中一个压力来源于靖江相关部门对于停车秩序的高要求,但他们也在努力配合。

随着共享单车的精细化管理深入,靖江也正逐渐探索对平台的约束和沟通机制。相信在未来,共享单车和助力车能够更好地融入靖江。

版权说明:部分内容、图文来自网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经典老歌100首免费收听
唏嘘!巴西世界杯决赛球场 竟成黄片拍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