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队入驻,或是线上预约国内知名专家定期远程诊疗、来齐坐诊,老百姓不出县城便能享受顶级医疗服务;
心电图、血常规等一些基础检查在村卫生室就能完成,检验结果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可共享县级卫生专家资源;
构建急救体系,救护车急救功能覆盖全县,实现家住村镇也能快速得到抢救治疗;齐河县医共体中心药房成立,全县用药一体正在逐渐实现。
如今在齐河,百姓就医“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正在成为现实。这得益于近年来齐河县构建的“医联体+医共体”的服务新格局,以齐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齐河院区为支撑点,串联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模式,不断扩容优质医疗资源。
高端医疗体
“不花冤枉钱就能在齐河享受‘大城市’才有的优质医疗服务”
6月7日上午,孕妇刘冬梅来到山东省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检,在省妇幼保健院齐河院区产科主任赵士英的引导下,整个流程仅需要10多分钟。“作为一名大龄产妇,妊娠期的我特别紧张,最初本来想到济南去生,后来听说我们齐河的妇幼也很专业,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了,没想到医生确实都很专业,他们用专业设备帮我分析身体数据指标,还有省里的专家教我科学调理身体,现在我的身体状态和心态好了很多。”刘冬梅说。
据了解,作为总投资50亿元的齐河县现代化高端医疗综合体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齐河院区和齐河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均按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布局重点特色专科67个,年门诊能力可超过130万人次,是可以覆盖全县、辐射周边的省内一流现代化高端医疗集群。“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齐河院区入驻的专家团队覆盖产科、妇科、儿科等专业,可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群众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服务,还能享受地方优惠报销政策。”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齐河院区副院长肖爱芹介绍,齐河院区依托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的优势资源,引进省级管理团队及临床专业人才30余人,通过专家团队入驻、坐诊、查房、学科共建等多种模式实现资源共享。
无独有偶,近日,80多岁的崔大爷因为冠心病来到齐河县人民医院就医,通过提前预约,齐河县人民医院与北京301医院专家进行了远程诊疗,让崔大爷在家就享受到大城市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这背后,是齐河县主动对接京津冀,着力搭建医院间深度合作和学术交流平台的不断努力。齐河县妇幼保健院与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配合设立省妇幼保健院齐河院区,并成立妇女儿童医院;齐河县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肿瘤专业、北京安贞医院的心血管专业、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专业、中日友好医院的呼吸专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消化专业、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病理专业建立合作;齐河县中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开展合作;加强科研资源共享,打造健康产业共同体,国内知名专家定期远程诊疗、来齐坐诊……高端医联体建设,在齐河已初具规模。“加强本地医疗卫生领域与名医名院的接轨合作,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免除往返奔波,不花冤枉钱就能在齐河享受‘大城市’才有的优质医疗服务。”齐河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庆贵表示。
“心电一张网”
“在村卫生室就能得到大医院分析的专业结果”
5月24日下午三点,齐河县人民医院远程心电中心突然响起急促的铃声,心电诊断科副主任张宗船立刻点开“心电一张网”系统查看祝阿镇西关村卫生室传输过来的病人心电图,通过分析,张宗船评估该名63岁的男性患者状况危急,他立刻致电患者告知其需要立刻就医或者拨打120急救,整个过程只用了5分钟。患者得知后立刻前往了齐河县人民医院就医,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自建设‘心电一张网’信息智慧平台以来,齐河县各村镇居民身体不舒服可以不用来县人民医院,直接到村卫生室通过可穿戴心电设备检测,并通过‘心电一张网’传至齐河县人民医院远程心电中心,值班医生立刻分析给出专业结果,整个流程基本上最长不超过10分钟,大大节省了患者的病情诊断的时间和路程成本。”张宗船介绍。
据了解,2020年齐河县开始构建‘心电一张网’信息智慧平台,截至目前已在全县200多个村卫生室搭建完成,均配备了可穿戴心电设备,县域内就诊率达 90%。除此以外,齐河县人民医院目前还联通刘桥镇祝阿镇、表白寺镇、大黄乡进行远程影像会诊系统试点。依托齐河县中医院打造的智慧共享中药服务中心、依托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打造两癌筛查综合防治中心也均已展开,让百姓不出乡镇就能轻松就能享受到县级卫生专家资源已成现实。
“以前无论是大病小病,看病都要去镇医院,现在家门口就有了卫生室,身体不舒服了来做个心电图,用不了多长时间齐河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就能给我诊断,还不用拿钱!”谈到齐河县赵官银杏村卫生室时,村民吕爱华满心欢喜地说。吕爱华能够享受到如此便利的服务,也离不开齐河县近年来开展公立村卫生室建设工作。近年来,齐河县投资更新乡镇卫生院设备,建设376处村卫生室,按照五统一标准,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设备采购、统一人员配备、统一业务管理”施工建设,并配齐相关设备,交由乡村医生无偿使用。“我们通过在中心村卫生室设置智能化随访设备,目前已经能够实现慢病患者随访信息自动上传,接入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和HIS医院管理系统,实现医共体双向转诊,远程心电图诊断,健康档案信息随时录入、更新,极大地方便村民就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齐河县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股股长张光林介绍。
建设县、镇、村一体化体系
织密健康服务网络
5月20日,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120急救车快速停在齐河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门口,两名车祸伤者状况危急,急需抢救。医护人员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并组织多学科会诊,同时,分工协作进行抢救。“患者脑损伤,血气胸,多发肋骨骨折,骨盆骨折,上肢畸形”“患者没有家属陪同,立即陪同检查……”面对突发车祸,齐河县人民医院快速出动,仅用20余分钟就将伤者接到医院展开急救。
救护体系作为人民生命安全的首道防线,其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为此,齐河县统筹县域医疗资源,致力于建成县、镇、村一体化急救体系,推动院前与院内急诊急救协同发力,打通急诊急救“生命通道”。
作为齐河县的重要医疗阵地,齐河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已配置11辆救护车,其中特别引入了一辆负压救护车,并设置有院前120急救、急诊门诊、急诊病房、急诊留观中心、急诊icu等板块,足以应对各类紧急救护场景。除此以外,为丰富抢救资源,齐河县还在赵官镇中心卫生院开通急救站,完善了包括抢救室、诊室、观察室、治疗室、处置室和接警室的建设,安装了急救站网络终端,配备救护车2辆,院前急救人员、专职接警人员共20名。有效覆盖了赵官镇、胡官屯镇、马集镇、仁里集镇4个乡镇15.6万人口的院前急救工作任务,将院前急救服务半径缩短至16公里以内。目前,齐河县共配置有63辆救护车,能够满足全县近70万人的急救服务需要。
除了构建完善的急救体系,齐河县还在积极构建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去年7月,齐河县医共体中心药房在县人民医院成立,统筹16个乡镇卫生院,集合现有药房、专技人员和配送能力等优势,统一用药名录、药学服务、药品使用监测、药品采购、药品储藏、慢性病药品供应等,实现了县、乡镇、村居药品供应上下贯通,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让百姓用上放心药品。
“原来来齐河县人民医院买的药,回到乡镇后很多都买不到,现在有了这个中心药房,我们买药方便太多了。”家住华店镇的居民赵小鹏说。
中心药房成立至今,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药品配备品种数量平均增加57余种,药品配备品种重合率平均提高19.70%,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药品配送到货率平均3天,到货时间缩短近2天;医共体内储备短缺、易短缺和急抢救等药品56种。
除此以外,齐河县人民医院制定医共体内药师结对帮扶工作方案,与16家成员单位的药师进行一对一帮扶,建立药学信息平台,已开展药学相关培训13次,累计参加培训人数794人。
记者手记
从“有”向“优”破题就医
能够在“家门口看名医、好医”,既是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也是党和政府民生工作的重心。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需要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在发展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齐河一方面打造现代化高端医疗综合体,一方面着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敢闯敢试,在体制机制改革、诊疗制度建设、增强群众获得感等方面积累经验和做法,实现“技术提上来、服务提上来、资源沉下去、费用降下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名医,真正有了获得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记者、编辑|孟志远 通讯员|闫飞 白洁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
18岁了可以做什么 18岁可以做什么副业
测年龄app下载,年龄识别软件,照片测年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