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照護及復健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照護及復健

一、手術後之護理及患肢的恢復程度

關節手術後約需住院一星期左右,手術後第三天便展開手術後復健,包含以機器輔助的膝關節活動及大腿肌肉強化訓練,通常經過一個月的復健期後您會開始發現以前的疼痛已消失,活動逐漸的能夠適應;手術後3個月內您均需使用柺杖,只要持續復健,避免過度勞累,每次活動後需有適度休息,讓關節維持正確姿勢得到放鬆和舒適,您可從事一些較和緩的活動,如:散步、騎單車等。只要持續遵守活動限制,按時服用藥物及門診追蹤檢查,醫師認為肌肉張力夠強壯,骨頭已長好能夠恢復正常步態時才可不拿柺杖,手術後六個月即可回復正常的生活。

二、回家後的復健運動

繼續股四頭肌訓練:

平躺。

緊縮患肢的大腿肌肉後,膝蓋用力往床鋪下壓。

膝關節伸展屈曲運動:

平躺。

把患肢慢慢屈曲,再慢慢練習伸直。

膝屈曲運動:

俯臥。

兩腿彎曲。

可用健腿來輔助推動患肢。

抬腿運動:

平躺。

患腿慢慢伸直抬高。(剛開始可用健腿來協助)。

慢慢再把患腿放下。

加阻力運動:

坐於椅子上。

雙腿自然彎曲。

雙腿交叉著搖擺。(前推後壓)

三、人工膝關節手術返家後自我照顧注意事項

平時站立時應將膝關節伸直,手術後十週內,在站立或行走之時,勿以患肢單側支撐全身重量。

坐姿:座椅之高度要能使足部安放於地面上,不可太高,以免使足部懸空,或使膝關節受壓迫。

椅子要有扶手以便移動身體時能利用手臂及肩部之肌肉行槓桿作用,使動作更省力。

當由坐姿改成站姿應先慢慢伸展雙腿,彎曲關節數次再站起來,使關節在承擔體重前先減輕其僵硬程度。

避免外傷及過度疲勞。

避免突然及猛烈之動作。

在家時應繼續做的運動為:股四頭肌運動,足踝活動、平直地抬腿及患腿彎曲等。

一旦拆線完2~3天後可以採用盆浴或淋浴,但出入浴時須特別小心。

直到您重回門診為止之前,仍須繼續使用您的輔助器。(拐杖或助行器)

在長距離步行後患腿如有腫脹的情形時,應減少步行次數,且在每次步行後宜抬高腿部以利血液回流,減輕腫脹感。

慢慢的增加您的活動量,但記住每次須有充足的休息。

若您的醫生對您的行動曾加以限制,您都必須遵守,直到下一次返診時,醫生會再提供您更進一步的指導。

當您覺得可以工作時,就可開始工作.但須從較少量的工作做起逐日增加,直到身體適應為止。

不要在膝膕處放置小枕頭,以免膝蓋彎曲攣縮。

四、若有下列情形,應重返門診求醫

發炎的現象:紅、腫、熱、痛,患部有滲出液或疼痛增加及有發燒的現象。

嚴重疼痛,休息後無法緩解。

由於疼痛或不適,不能增加活動量時。

跌倒或挫傷而傷及膝關節時。

~博田國際醫院 關心您~

目錄

Toggle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照護及復健一、手術後之護理及患肢的恢復程度二、回家後的復健運動三、人工膝關節手術返家後自我照顧注意事項四、若有下列情形,應重返門診求醫


足球比赛中的禁区规则解析
oa报价OA办公系统多少钱一套?5款OA办公系统价格详细对比